茶叶包揉机:两侧端具有挡板的机架2,穿置于机架中央的转筒3,和位于转筒外围的筒形体5,转筒外表面和筒形体的内表面分别布设有纵向棱骨6、7,筒形体经其外围的弹簧8与机架相连接。当转筒转动,经筒形体进、出口料口4放入的茶叶包裹10便在转筒外表面及筒形体内表面的棱骨的作用下,在机体内进行环形翻转,从而不断被挤压、搓揉。
包揉是形成台湾乌龙茶和闽南乌龙茶优美外形的特有工序。它是利用茶坯在干燥时仍具柔软性和可塑性,将其裹于布袋中并包成球,在滚、压、揉、转等不同方式的力的作用下,使茶条卷曲成型。传统手工包揉劳动强度大、工效低。1978年,晋江茶果公司研制成的6CB-23型乌龙茶包揉机,采用螺旋曲面特殊的机械揉手和变位换向机构来达到茶叶包揉造型的目的,但工效偏低,只能代替手工初包揉;1981年,安溪农械厂模拟手工布巾包揉的运动方式,设计出揉捻式包揉机;1987年,安溪茶机厂生产了仿台6CB-63型包揉机,工效比6CB-23型提高1倍;随后又生产了6CB-75型包揉机,其性能更趋完善。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闽台交流的深入,台湾信源茶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在福建省平和县办厂,生产了一整套台湾乌龙茶加工机械,包括速包机、球茶机、松包机等。台湾包揉机械的使用使包揉工效提高近10倍。
包揉机的使用方法
包揉机是现代制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其包揉效率高,效果好,大大节省了人力资源的耗费,值得推广。包揉机,其包揉工效比手工包揉提高近二十倍,并能使茶叶条索紧结,美观耐泡。
1、包揉机由传动装置,上下揉盘,升降加压装置,机架组成。
2、包揉机的使用
① 速包后的茶球(每次1-3球,每球3-5kg)置入下盘。
② 启动升降加压装置,使上盘向下移动接触茶球后,继续下压约2-3cm,即可开始进行包揉作业(每次作业时间3-7min)
③ 第一、二遍包揉时,因茶叶含水率较高,可塑性大,不宜重压作业,否则易出现条索扁平缺陷。
④ 除第一、二遍包揉外进机时的茶球愈紧实,包揉质量愈好。